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

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1页
1/5
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2页
2/5
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3页
3/5
——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 一、素养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俯视、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习培育学生想象能力。 2.培育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老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 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沟通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 middot;难点 middot;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 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2.对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沟通,老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教学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珍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字词投影片,指读。 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戛然而止、俯视、惟妙惟肖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正音)(板书:市郊、田野、汴河、两岸、街市) 3.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有些问题可当场解决。如:宅第、市招等) (三)自读课文,领悟特点 1.提出要求,布置自学。 出示投影:用自己最喜爱的读书形式读全文,思考:自学生字词,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小组讨论、沟通。 3.全班沟通: (1)理解生字词意。 (2)画了什么:(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