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六教材理解 一、本次积累 middot;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四部分。 二、读读背背的内容是三段古文名句,说的是治学、立业方面的道理。 第一段话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第二段话选自东汉王充《论衡 middot;量知篇》,意思是: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一样,须经反复磨练、研讨才能形成。分两层,先说骨(角)、象牙、玉、石这些材料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加工成宝器,再说人的知识、才能也跟骨象玉石一样,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 第三段话选自《荀子 middot;劝学篇》,是说,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分两层意思,每层都有两个分句。先说,好的马一下也不能跳出十步远,差的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然后说假如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 此题重点在朗读和背诵,在理解上不必花太多时间。可提供些注释,或让学生自己查字典。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说说大意,老师相机指点一下。然后再对朗读作必要的指导。 以下注释供参考。 博:广博,广泛。审:详细,周密。慎:谨慎,慎重。 明:明白,清楚;明确。笃:坚定。 犹:如同,好像。骐骥:骏马,好马。驽马:劣马。 锲:刻。舍:放弃。镂:雕刻。 朗读停顿、重音处理参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注意切在这里读第一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阅读安排的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让学生体会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展示给人的美好意境。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只有充分读书,才能了解画家们是怎样画的;只有了解了画家们各是怎样画的,才能体味出蝴蝶追逐马蹄这幅画的妙处。要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让他们说一说。老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他们可能说选中的这幅画妙在用蝴蝶来表现香字。画家没有画花,却画了爱追逐花香的蝴蝶,不禁使人想到,踏花的马蹄因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