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预防地震灾害常识预防地震灾难常识1.地震学问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挡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实行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难。由于地球不断运动,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裂开或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消失的特别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特别,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特别行为等。地震烈度是距地震中心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摇摆。6度,器皿倾倒,房屋稍微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峻。11—12度,毁灭性破坏。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和重大破坏的地震。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状况下,应快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平安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震后快速撤到室外,留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预备。○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肯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应急要点○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快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结实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结实的家具旁等简单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尽快关闭电源、火源。○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快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悬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正在海边游玩时,应快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快速躲开立交桥、悬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马上停车。○身体遭到地震损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留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爱护自己的生存空间。4.地震时切忌慌张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稍微破坏,造成严峻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镇静冷静,快速实行正确行动。特殊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慌张失措的人们相互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同学要听从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