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顶事故的处理(一)基本原则冒顶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被困人员、恢复通风。首先,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假如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并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被困人员输送新奇空气、饮料和食物。假如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清除冒落歼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损害被困人员,应该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实行不同的抢救方法。(二)采煤工作面应首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实行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实行相应的措施。1.局部小冒顶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实行掏梁窝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2.大冒顶的处理方法(1)整巷法处理冒顶。对影响范围不大,冒顶区不超过 15m,垮下来的矸石不大,实行一定措施以后,用人工可以搬动的,可以实行整巷法处理冒顶,即实行恢复工作面的方法。(2)开补巷绕过冒顶区。一般在冒顶影响范围较大,不宜用整巷方法处理时,可实行开补巷绕过冒顶区的方法,也称为部分重掘开切眼和重掘开切限的方法。根据冒顶区在工作面所处位置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① 冒顶发生在工作面机尾处:可以沿工作面煤帮从回风巷重开一条补巷绕过冒顶区。若冒顶区范围较大,矸石堵塞巷道,造成采空区回风角瓦斯积存,可用临时挡风帘或临时局部通风机排除。② 冒顶区在工作面中部:可以平行于工作面留 3m 一 5m 煤柱,重开一条切巷。新切巷的支架可根据顶板情况而定,一般使用一梁二柱棚。③ 冒顶区在工作面机头侧:处理方法基本上与处理机尾侧冒顶区相同即在煤帮错过一段留 3mmdash;5m 煤柱,由进风侧向工作面斜打一条补巷,与工作面相通。(三)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处理在处理垮落巷道之前,应采纳加补棚子和架挑棚的方法,对冒顶处附近的巷道加强维护。在维护巷道的同时,要派专人观察顶板,以防扩大冒顶范围。处理垮落巷道的方法有木垛法、搭凉棚法、撞楔法、打绕道法四种。1.木垛法这是处理垮落巷道较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井字木垛和井字木垛与小棚相结合的两种处理方法。2.搭凉棚法冒顶处冒落的拱高度不超过 1m,且顶板岩石不继续冒落,冒顶长度又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