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进展,我国高烈度地震区兴建的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因此加强对高烈度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的讨论是极为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烈度地震区建筑结构体系分类,并结合实例对地震区建筑结构的选型作进一步分析,仅供参考。1 引言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是一个复杂性较强的决策问题,涉及了大量的不确定和不确知因素,特别是在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结构体系多样化进展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现代建筑设计要求,需从经济性、有用性等多角度出发,加强对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的讨论,有利于保障建筑物的使用性能。2 地震区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1)筒体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框架-核心筒结构,主要由实体的核心筒和外框架构成;②筒中筒结构,主要由实体内筒和空腹外筒组成。(2)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能实现布置大空间房层,还具备较大的侧向刚度,被广泛应用于楼层多、高度高的建筑中,可有效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对于地震区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与框架是两道抗震防线,但其应用缺点在于由于剪力墙布置位置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在布置过程中会出现偏心扭矩现象,同时其侧向刚度整体偏小,房屋建造高度受限。(3)框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主要由楼板、柱、梁等构件组成,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柱网布置灵活性强、使用空间较大、延性良好、横向侧移刚度较小的特点,适用于层数不多、需要大空间、房屋高度适宜的建筑中。(4)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需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其主要优势在于整体性好、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的侧移小,且不存在梁、柱外凸现象;缺点是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层结构、延性较差。3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般问题3.1 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高层住宅建筑适宜采纳剪力墙结构体系,且在抗震设计工程中需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①保证具备足够的剪力墙,同时满足其设置间距、剪重比等多项抗震要求;若需采纳剪力墙与短肢剪力墙的混合结构,短肢剪力墙的倾覆力矩应控制在 20%内;②高层建筑还可采纳具有足够数量的短肢墙-剪力墙结构,且将短肢墙倾覆力矩控制在 30~40%范围内;③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纳实心砖、空心砖等刚度大的材料,适宜采纳耗能能力强、不会发生脆性破坏、具备保温柔消防要求的轻质高强填充墙材料;④多层框架可采纳短柱拉梁支承结构的基础隔震技术,且在推广过程中,做好管道、楼梯等部位的隔震细部构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