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10 《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10》解读及教学建议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仔细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把这两项习惯培育安排在五年级下期,适时而可行。大凡习惯培育,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然而,早也应有度。过早,生活、知识、能力基础不具备,培育便无可能性。五年级下期,同学们语文学习已近五年,习作也已接触了五个学期。此时安排这两项习惯培育正当其时。 《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共有 3 页图画组成。 第一页围绕自主修改作文安排,有三张照片组成。上面的一张――照片是一位老师在上作文课,他手指着黑板上的一行大字文章不厌百回改正在给同学们讲修改文章的问题。下面一张照片是课堂上同学们在仔细修改作文。中间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页习作的修改稿。第一张照片告诉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要不厌其烦,要反复修改。第二张照片告诉同学们修改文章要仔细。第三张照片则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修改作文的实际例子,对修改方法也有提示作用。 第二、三页围绕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安排,由 12 张照片组成,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有同学们听科学家或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作报告的场景,有同学们到工厂、农村、部队等地方参观、劳动、参加夏令营的情景,也有同学们参加科技活动、采访先进人物、自办黑板报、进行故事会的情景,还有同学们浏览互联网、查阅图书资料、看书读报、收看电视节目等情景。这些照片内容丰富,画面生动,从多方面提示了学语文的途径。 习惯的养成靠日浸月润、潜移默化,须由知到行、持之以恒。以上两项习惯的培育也应循此规律,根据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 知,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教学中要告诉同学们: (1)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等阶段,而修改完善是很重要的阶段,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阶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经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关于修改文章的体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道理。这里,还可以联系学生的习作实践让大家回忆,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写完后,细读一番,总会发现一些毛病。假如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读起来就会有很大改观,多改几遍,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