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_第1页
1/3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_第2页
2/3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_第3页
3/3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毒物侵入人体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途径。生产条件下的化学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而生活性中毒则以消化道进入为主。工业中毒时经消化道进入则是次要的。它往往是用被毒物污染的手取食或吸烟,或粘附于咽部的毒物经消化道进入肠胃的。生产中发生意外事故时,毒物有可能直接冲入口腔。 经呼吸道侵入 人体肺泡的表面积约 90-160㎡,每天吸入空气达 12m,重量约 12kg。空气在肺泡内的慢流速(接触时间长)、肺泡内的丰富血流和薄的肺泡壁都有利于吸收,所以呼吸道是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在生产环境中,即使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较低,每天也将有一定量的毒物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 由于从鼻腔至肺泡整个呼吸道各部分的不同,对毒物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表面积愈大,停留时间愈长,吸收量愈大。同时,气态有毒物质与肺泡组织壁两侧分压大小以及呼吸深度、速度、循环速度有关,而这些因素又与劳动强度有关。环境温度、湿度、接触毒物的条件(如同时有溶剂存在)也都影响吸收量。对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可能对增加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有影响,从而促进毒物的吸收。 经皮肤侵入 有些毒物可通过无损皮肤和毛囊的皮脂被吸收。经表皮进入体内的毒物需要经过三种屏障。第一是皮肤的角质层,一般分子量大于 300 的物质,不易透过无损皮肤。第二是位于表皮角质层下面的连接角质层,其表皮细脆富有固醇磷脂,它能阻碍水溶性物质的通过,但不能阻碍脂溶性物质透过。毒物通过该屏障后即扩散,经乳头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第三是表皮与真皮连接处的基膜。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都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只脂溶而水溶极微的苯,经皮肤吸收量较少。与脂溶性物质共同存在的溶剂,对毒物的吸收影响不大。 毒物经皮肤进入毛囊后,可绕过表皮的屏障直接透过皮脂腺细胞和毛囊壁而进入真皮,再从下面对表皮扩散。但这个途径不如经表皮吸收重要。电解质和某些重金属,特别是汞在紧密接触后可经过此途径被吸收。操作中如被溶剂沾染皮肤,可促使毒物贴附于表皮和经毛囊而被吸收。上一页12 下一页内容总结(1)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毒物侵入人体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途径(2)它往往是用被毒物污染的手取食或吸烟,或粘附于咽部的毒物经消化道进入肠胃的(3)空气在肺泡内的慢流速(接触时间长)、肺泡内的丰富血流和薄的肺泡壁都有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