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集中采购方式讨论目前工程采购基本上处于分散采购的状态,同时受到长期形成的习惯做法的影响,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轨道的难度比较大。分散采购存在很多弊端,谁使用谁建设,众多的筹建组,五花八门的基建办,管理水平低,投资效益差,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质量隐患多,这种千家万户搞建设的现象,是计划经济下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的产物,有的工程上去了,干部倒下了,国有资产流失了,成“为廉政事件的高发区。有的把工程看作唐僧肉,有的搞 钓鱼工”程 ,屡禁不止的超预算、超投资,成为工程投资领域的顽症。工程采购这笔钱如何花,确实应很好地讨论。目前作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对工程采购管理经验不足,缺少改革和创新。现在有的所谓集中采购,仅仅注重于施工发包,这是很不完善的,虽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施工招标固然重要,但对一个建设项目控制投资、控制建设标准、保证建设质量来说,建设方案和工程设计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方案的招标和设计的招标是不可忽视的,这都属于工程采购的内容。现行的做法显得控制力度不够,时间滞后,信息反馈迟饨,缺少内在的制约机制。在管理体制上,把政府投资混同于其他性质的投资,没有更好地兼顾它的特别性,投资主体的作用相对被削弱。在实行分散采购的情况下,投资管理的许多环节,分散于政府的其他管理部门。完整的采购过程被割裂开来,政府采购部门的管理反而难以介入,不易抓住要害,无法真正实现对投资项目的控制和有效地进行动态管理。因此,工程如何进行集中采购,需要深化的讨论和探讨。我认为以下三种方法可以作为集中采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形态:1.完全型的集中采购:实行交钥匙工程,建设和使用相分离一些发达国家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担负政府投资工程在建设期间的业主,直接负责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作,建成后再交有关使用部门使用和管理。这种建设和使用相分离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彻底改变谁使用谁建设的局面,政府采购中心就是投资主体,就是建设单位,房子建成后交使用单位使用和管理。这样好处很多,这是一种集约化措施,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组成高档次的管理队伍,减少管理层次,促进投资优化,降低工程成本。使许多部门、许多领导从自己不十分熟悉、又十分繁杂的基建事务中解脱出来。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为实行这种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机制和可以操作的平台。2.委托型的集中采购:推行项目托管,建立业主代理制度在尚不具备实行交钥匙的集中采购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