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点解析1 引言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都较大,但是多数建筑在实际使用时并没有达到有关要求,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时还为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而混凝土作为构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结构,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因此,应当做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确保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安全性。本文便针对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2 结构耐久性概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给建筑领域的进展带来了新的进展契机。但是,人们在具体运用混凝土结构时常常出现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展开。其中,结构耐久性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使用条件以及混凝土原料等多种条件和因素影响下,混凝土依旧能保持结构完整的能力。正是有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建筑工程才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倘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弱,就会常常出现碳化、钢锈蚀以及老化等问题,这样给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充分地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确保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使用的耐久性。3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影响因素3.1 环境影响作用环境是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量建筑物周围的运行环境,避开给混凝土结构带来影响。混凝土材料较其他材料不同的是:其若长期处于特别的环境下,内部的结构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以此会给整个混凝土结构带来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需结合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充分地发挥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优势。3.2 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的碳化过程主要就是指:混凝土结构中所存在的部分碱性物质与空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相应的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中的有关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降低整个混凝土材料中的碱含量,这样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就极易发生钝化,以此也就加剧了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效率,影响其使用质量。因此,在具体设计时,应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开混凝土发生碳化,确保能够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碳化能力,以便能达到提高耐久性的目的。3.3 钢筋锈蚀混凝土具有较强的碱性,而导致这一性能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导致钢筋表面产生致密的钝化膜,以此就能实现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有效保护。但是,一旦混凝土内部结构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