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展措施(一)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到2024 年全社会水利投入总量达到 4 万亿元。保证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的资金需求继续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lO%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确保足额计提、定向使用,中央统筹部分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二)继续深化农田水利重点环节改革。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巩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足额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搞活经营权。转让使用权,拍卖所有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实现良性运行和滚动进展。(三)全面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确保 十二五 期间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000 万亩重点实施好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到 2024年,完成 190 处大型、800 处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启动实施 1500 处一般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到 2024 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科学规划,新建一批灌区,作为国家粮食后备产区。到 2024 年。基本完成全国 251 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启动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四)切实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继续扩大重点县范围,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并向牧区大县延“”伸。加强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代化灌排渠系、 五小水利 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农田灌排 最后一公里 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建设和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县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水平。(五)大力进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现代农业进展。到 2024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1.5 亿亩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确保新增 0.5 亿亩、力争新增 1 亿亩;到 2024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六)不断提高农业抗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到 2024 年年底基本完成 2209 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和 5400座小 f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