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4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成因。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措施。一、荒漠化1.概念:是指发生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③________________。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④________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⑥__________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3.西北地区以⑦__________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⑧ ________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⑨______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⑩__________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⑪__________和不合理利用。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⑫________、过度放牧、过度⑬________、不合理的灌溉。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⑭______________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⑮__________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⑯________________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⑰____________。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⑱_________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⑲____资源。(2)利用⑳______措施和○________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_______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问题思考】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