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感想“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启示依据《人民日报》的报道,55岁的母亲陈玉蓉欲“捐肝”救子(移植部分肝脏给患先天性肝豆状核病变肝硬化的儿子),但前提是必需先治好自己的重度脂肪肝。为此,她每天暴走10公里,风雨无阻7个月,期间穿破了四双鞋。与此同时,她严格掌握饮食,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7个月体重由68公斤减为60公斤,减轻了8公斤,10月19日检查发觉她的重度脂肪肝奇迹般消逝了,符合肝捐赠要求。11月3日胜利进行捐肝救子手术,目前正在治疗中。在为宏大的母爱动容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运动、节食并减肥。脂肪肝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病,城市成年居民脂肪肝患病率大约在25%左右(来自各地体检中心的报告,诊断依据是B超)。目前脂肪肝没有特效药物治疗,除调脂药物(适用于合并血脂特别的脂肪肝)外,甚至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没有药物特地治疗脂肪肝。脂肪肝的治疗主要依靠转变生活方式,即增加运动或体力活动,掌握饮食,减轻体重等。实际上,不但脂肪肝,高血压、血脂特别、2型糖尿病等大部分常见慢性病都需要进行“转变生活方式治疗”。转变生活方式,迈开腿,管住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大部分患者做不到,或做不好,不是因为缺少基本学问,而通常是因为他们缺少剧烈的信念,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被动依靠药物治疗或期盼有哪种新疗法。陈玉蓉这位了不起的母亲告知我们,患者剧烈的健康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近日,湖北“暴走妈妈”陈玉蓉的事迹传遍全国,感动了很多人。为了割肝救子,陈玉蓉连续7个多月日行十公里暴走减肥,将此前医生推断不宜移植的重度脂肪肝奇迹般走“没”了。2日,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联合相关科室进行大会诊,全都通过“暴走妈妈”的捐肝申请。移植手术将于3日上午8时开头。漫长的4个小时后,陈玉蓉割肝手术胜利完成。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同一时间,陈玉蓉的儿子最终等来了连续的肝脏,随即立即被推动了手术室,接受肝脏移植。(11月3日央视网)这些感人肺腑的数据,激发出了一个单薄的生命里最大的神奇潜能,制造了一个奇迹,一个无法用冰冷僵硬的医学技术结论解释的奇迹。除了感动,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是的,这个宏大的母亲,让我们想起了以前读到过的一些类似新闻:广州,一场火灾中,那个为救女而牺牲的母亲;台湾地震及汶川地震中均曾有过的,那以自己躯体将双胞胎孩子护在身下,孩子无恙而自己不幸罹难的母亲;以及车祸灾难中,那将儿子推向平安而自己堕崖的父亲;洪水灾难中,那拼尽全力将婴儿住水面托举,至死仍保留托举肢势的母亲……母爱宏大,父爱无敌,很多次亲情制造的奇迹让我们心灵震撼!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家国同构”的,血缘亲情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成要素,正是这种种详细的大爱无敌的亲情事例,丰富了我们抽象的道德观念,构建了我们心灵深处最自然最本能最不忍损害最应当坚守的情感圣地,也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珍贵的一种生命内涵,一种常理和人道。陈玉蓉以一种近乎悲壮的信念演绎出一种典型中国式的无私大爱,尽管是显现于母子亲情中,也足以令麻木的人为之感动、漠然的人再度热闹,让即使冷峻到极端的人,都为之动容。陈玉蓉的努力胜利了,这尤其让人欣慰,抚慰了全部关注这一大事的好心人,但哪怕是失败了,也具有感天动地的力气,从她决心举步减肥的那一时刻起,那对亲人不离不弃,对爱子倾尽全部的至爱亲情,已然不朽!面对这样的大爱,愿天下的儿女们,懂得感恩,愿全部的人,都能学会除了为自己,还能为他人去活,去爱,去付出。借一句歌词来表达便是,爱,是不能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