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端午诗情分外浓VIP免费

端午诗情分外浓_第1页
1/7
端午诗情分外浓_第2页
2/7
端午诗情分外浓_第3页
3/7
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端午诗情分外浓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古时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挨次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天中节、浴兰节、女儿节、解粽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菖蒲节、诗人节、龙日、艾节、夏节等等。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岁季节日,也是一个有着大爱内涵的节日,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与清明、中秋并列。端午节的来源版本多样,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训练》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族一个龙图腾部族进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化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唐代诗人文秀在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端午》诗中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屈原投江殉国的传奇给予端午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端午节经数千年历代承袭,形成了我国端午文化这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联佳句。《全唐诗》中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不在少数。光是有宋一代,72卷《全宋诗》中诗题里含有端午两字的就有218首,还不包括诗句中写到端午情景、端午习俗的。从这些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端午的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诗人们的爱国热忱和忧国之心。每逢端午季节,许多文人都免不了谈及屈原,作诗纪念屈原。宋人梅尧臣在《五月五日》诗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元明之际的贝琼写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这里诗人特意提到陶渊明,应有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英雄所见略同之意,谓历朝历代的诗人们人同此心,在端午日是肯定会祭祀宏大的祖先屈原的,正所谓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写屈原不能不提到《离骚》,宋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赵善括的《乙酉端午联句》则云: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孙心即服从的心。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诗: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相传屈原投汩罗江殉国后,当地百姓怕江中的鱼虾损害他,便从四周八方划来船只,纷纷将粽子投入河里,以转移鱼虾的目标。后来,民间便演化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以示纪念屈原。唐代诗人郑谷曾写有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之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吟诗欣赏: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宋代诗人陆游喜食粽子,因此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写下了多首端午食粽的诗,如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等。他游三峡路过归州,品尝归州香粽后,不禁诗兴大发:屈子故国逢重五,更胜常年角黍香。赛龙舟是端午佳节一项最盛大的民间水上竞技活动。《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唐人卢肇《竞渡诗》云: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真夺得锦标归,宋人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写的都是赛龙舟的真实情景。唐代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中更是生动地描写了赛龙舟的精彩场景,历来为世人传诵。诗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为把竞渡的喧闹场面加以衬托,诗人写道:两岸罗衣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端午诗情分外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