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井上下防灭火措施龙山煤矿共有 3 层可采煤层,煤层编号从上往下依次为M18、M51、M73。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我矿M18、M51、M73 煤层的《煤层自燃倾斜性鉴定报告》,M18、M51、M73 煤层均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本矿井按Ⅲ类不易自燃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防灭火的重点是防范外因火灾。第一章外因火灾防治外因火灾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之外。由于这种突发性、意外性,常使人们惊慌失措而造成恶性事故。矿井中一切能够产生高温、明火、火花的以及由于可燃材料制成的器材和设备,如使用不当都可能会引起外因火灾。绝大多数外因火灾是由于机电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不良,又缺乏严格的检修、维护制度,长期带病运行而引起的。外因火灾的防治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其次是在井下尽量采纳不燃或耐燃的材料和制品。一、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 1、井下机电硐室防火措施本矿井下在井底+1650m 标高设置水泵房、变电所,均为砌碹支护。对水泵房、变电所实行以下防灭火措施:(1)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阻碍运输,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并采纳防爆型的照明设备。(2)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 5m 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3)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故应在硐室内设 CO2 灭火器 2 个,8kg 干粉灭火器 1 个,灭火沙袋 2 个。(4)在硐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5)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硐室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特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1)井下“所有电气设备采纳矿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并具有 产品” “”合格证 、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的中性点严禁直接接地。(3)井下低压动力为 660V,照明为 127V。(4)低压馈电开关选用 KBZ 系列并配合 JJB-660B 型检漏继电器,以保证安全用电。(5)向井下配电的低压配电屏设有过载、短路、漏电保护。(6)井下局部通风机与掘进设备实现风电、瓦斯闭锁.(7)所有防爆开关,均设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保护和漏电闭锁保护。(8)井下所有电气的金属外壳都进行接地。(9)井上、下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并遵守下列规定:1)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 2 处的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