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0808 回风巷为半煤岩巷道,现已掘进 45 米。根据相关规定及结合 20808 回风巷实际掘进情况,需要在 20808 回风巷施工躲避硐室。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如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巷道概况20808 回风巷位于+718 水平西翼,该巷道采纳锚杆、锚网加锚索支护,顶板破裂处采纳工字钢支护,现阶段支护断面为净宽 3 米×净高 2.3 米,净断面积 7㎡。二、避难所设置要求1、根据井下作业人员数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避难所选择和布置 20808 回风巷中。经已掘巷道结果表明,该地段无地质构造及透水威胁。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巷道为工字钢支护。2、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 1.2 倍。20808 掘进工作面。根据《开采方案设计(变更)》最大班井下人数为 13 人,所以设计该避难硐室额定人数为 10 人。3、避难硐室内配备安全防护、压风供给、避难硐室内有监测监控、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6、避难硐室外设置清楚、醒目的标识牌,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悬挂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7、避难硐室内备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三、躲避硐室设计参数20808 回风巷躲避硐室开口位于 20808 回风巷与轨道运输巷交叉口往 20808 回风巷方向 10 米处。与 20808 巷道成 90 度水平布置,硐室采纳工字钢棚支护,规格为净上宽 B=3.0m,净高H=2.2m,净下宽 L=3.8m;硐室设计深度为 4 米。两道风门设计规格为宽 B=1m,高 H=1.5m,两道风门上间距 0.8m,下间距 1.2m;墙体用水泥砖砌筑,砌筑前四周掏槽深度必须大于 50cm;在墙体左右两侧距两帮 15cm、高 1.7m 处分别安设直径 10cm,长 1.2m 的钢管作为线缆入口和压风管入口,距离底板 1.4m,右帮 1.5m 处安设直径 10cm 进水管口;在避难硐室右侧底板以下 30cm,距右侧墙帮 20cm 处安设直径 10cm 的钢管,作为临时躲避硐室排水管,在该硐室风门的正上方 15cm 处安设直径 10cm 的无缝钢管作为排气管,平常用黄泥堵严。四、临时躲避硐室布置要求临时躲避硐室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