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居建筑空间与园林特色

民居建筑空间与园林特色_第1页
1/8
民居建筑空间与园林特色_第2页
2/8
民居建筑空间与园林特色_第3页
3/8
民居建筑空间与园林特色摘要:四川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各有特色,夕佳山古民居作为川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在建筑选址、平面布局、空间分隔各方面都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了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地域特色。而夕佳山民居中的园林又是四川古典园林中的一朵奇葩,设计者充分运用了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各种借景、框景、障景的应用,做到移步异景,使景观内容丰富,富有耐看性。在对夕佳山古民居的观察和测绘基础上,对其建筑空间布局和园林景观营造手法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园林景观;夕佳山;古民居;历史建筑1 概况夕佳山古民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东南 20km 处夕“”佳山乡坝上村,原为明末锡姓人家所建,故称 锡家山 。清乾隆时,锡家搬迁,民居卖予黄篆庵。自明万历四十年(公元 1612年)至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 年)[1],历经 300 余年的修葺和完善,形成今日所见之规模。夕佳山民居坐南朝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院内古木参天,周围楠木、樟树环抱,蓊蓊郁郁,与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辉。民居占地 10056m2,建筑面积 5217m2。院内共有 11 个天井、123 间房屋[2]。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1988“年,经省、市、县编委批准,成立 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开设有内容丰富反映川南汉民族生活习俗的民俗展览。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 年,被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1]。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 中国古民居活化石 。2 空间布局2.1 入口“”在民居的主入口前,有一湾月牙形的水池名为 墨砚池 。墨砚池是人工修建,以弥补风水观中宅前缺水的不足,用人工的手法使“”之成为 靠山面水 的绝佳风水宝地。又巧妙地使用借意手法,于水岸边西南侧种植 1 株高大优美的黄葛树,以水池为墨砚,以古树为毛笔,以此说明主人家乃书香门第。在黄葛树旁边设有台阶,下行通向水池平面。墨砚池东侧的驳岸上,又植有 1 株体量稍小一点的黄葛树形成对景,隔水回望,墨砚池的波光倒景,在古树的映衬下更显翠绿。在景观层面,墨砚池丰富了入口处的景观效果,拉开了入口处的进深,制造了开阔的视觉景观,成为整个民居轴线序列的起点[3]。大门前竖有双斗桅杆,因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该宅黄姓主人家有 3 人考中举人而立。2.2 空间轴线夕佳山民居因地而施,坐南朝北,建筑平面布局符合传统建筑以院落组织形成建筑群体的一般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居建筑空间与园林特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