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水文水利计算内容1 引言在水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很多地方会通过修建水库的方式来集中管理水体资源。为了延长小型水库的使用寿命,需要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做好除险加固内容的设计。在加固方案设计之前,还需要做好水文水利计算工作,根据水文水利计算结果来明确加固方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而提高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延长小型水库的除险能力。2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内容2.1 设计暴雨在水文水利计算的过程中,设计暴雨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提高设计内容的适应性,一般做法是根据坝址以上流域中心位置查阅当地编制的《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例如,某地方《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显示出当地暴雨连续时间为 24h、6h 和 1h 的最大暴雨均值与变差系数。目前很多地方也会设置雨量站,站内有相应的雨量资料,结合两种途径资料来选择恰当的计算数值,假定所选择的暴雨均值为 24h 的数据信息,那么该均值可以表示为 P24,而模比数值记为 Kp,同时还需要确定点面系数 a,根据三组数值可以得出地区每个时间段的面雨量 H24。根据分布图和具体数值来得出不同频率下的暴雨分配量,从而提升数据信息的可信度。2.2 设计洪水2.2.1 产流设计在水文水利计算过程中,设计洪水也属于重要的应用内容之一。与设计暴雨相类似,在设计洪水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当地的《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进行查阅,所查阅的内容包括整体区域内的产流分区、产流分区的最大蓄水量、区域内土壤的含水量、暴雨的平均强度等。根据《暴雨洪水查算手册》内容来完成后续数据计算的相关工作。例如,假定产流分区可以组成集合A,A={A1,A2,A3,...,An},其中 n=1,2,3,...,n。不同分区最大蓄水量为Im(m=1,2,3,...,m),分流区域内土壤的含水量为Pm(m=1,2,3,...,m)。根据已经得到的数据信息展开计算,从而猎取到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2.2.2 汇流设计在汇流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相应的计算公式,在正式展开计算之前,需要根据《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的相应内容,对具体的应用分区进行展开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Qt=kh/t×F;公式(2)T=kL/mJ1/3Qt0.25;在对其进行计算时,可以假定未知数 C,C=L/J1/3,从而可以得出公式;(3)Qt=(kC/mT)4,在公式(1)、(2)、(3)当中,h 表示在不同的时间段所产生的净雨水量,其计量单位为毫米(mm);T和 t 代表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为小时(h);F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