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缩空气站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法律规范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事关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条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安全生产法》已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正式颁布实施,现在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深化贯彻落实之中,安全生产管理正在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尤其是以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国家非常重视,并且都有法律规范的管理标准。对锅炉运行场所锅炉房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提高了锅炉房的安全管理水平。相比之下,对压缩空气站的安全管理有所欠缺,并且没有法律规范的管理规则,而是最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压缩空气站的安全隐患逐步体现出来,险兆事故时有发生,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及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确保压空气运行,现就压缩空气站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法律规范安全管理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一、压缩空气站发生事故的现象及原因分析压缩空气站是空气压缩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场所。在压缩空气站内发生的事故会涉及到主机及附属设备的空气管道,在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燃爆事故最为严重。这轻则可以烧毁系统容器部件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重则可以导致机毁人亡甚至站房倒塌殃及四邻,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现列举一些以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为主机的各类压缩空气站事故,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并为以后对压缩空气站的法律规范管理提供基础。空气压缩机及附属设备和管道的燃爆事故一般是先燃烧后爆炸,或者只是燃烧不爆炸。假如管理不善这些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在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二级缸发生了燃爆,不但主机被毁,连屋顶也被掀翻;后冷却器发生了燃爆,将压缩空气站玻璃全部击碎,浓烟滚滚,需消防队赶赴现场进行扑救;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罐之间压缩管道发生爆炸,爆炸的碎片击穿了主机中冷却器 10mm 厚的钢板,巨大气流击碎了压缩空气站的玻璃,储气罐因变形而报废;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罐之间的止回阀被炸飞而落到了厂区周围的民房上。通过对上以事故的分析,直接原因都是和燃烧有关,燃爆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和压力这四个基本条件。燃烧是一种特别的还原反应。可燃物是还原剂,助燃物是氧化剂。注入气缸中的压缩机油及其有空气压缩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油蒸汽的混合气体,冷凝油垢、积碳等都是可燃物,发生燃烧时主要的燃物是空气当中的氧。由于空气压缩机压缩和输送的介质就是空气,而且空气压力越高单位容积含氧越多,越有助于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