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对策及措施引言:煤矿尘肺病是指煤矿职工在井下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慢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煤矿尘肺病是目前我国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一种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死亡危险性较大、对煤矿职工身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一类。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 50 多万例。其中,2024 年报告尘肺病 23812 例,占 87.42%。从近年来看,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煤矿尘肺病案例调查讨论分析,造成煤矿尘肺病发病主要因素是管理和环境因素。因此,做好超前预防,落实防尘技术措施,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和病人救治,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发生。下面我谈谈预防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对策及措施。一、造成煤矿尘肺病发病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管理因素由于煤矿尘肺病的隐蔽性和损害的非及时性特征,部分煤矿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煤矿尘肺病防治工作机构不健全、制度责任落实不到位、技术管理流于形式等。(二)环境因素1、粉尘的成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2、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漂移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对人体危害也越大。3、粉尘浓度和接触时间。粉尘在作业环境中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大。二、预防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对策及措施(一)建机构、定制度、重落实1、健全完善煤矿尘肺病防治机构。为贯彻落实煤矿作业场所煤矿尘肺病防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煤矿尘肺病防治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煤矿尘肺病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和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经费落实等工作,加强对煤矿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煤矿尘肺病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煤矿尘肺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2、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是根据逐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煤矿尘肺病防治责任体系,制定各级人员尘肺病防治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管人、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层层抓落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群防群治,确保煤矿尘肺病防治落实到位。二是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