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读后感人,生于尘土,归于尘土。不管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人生,都离不开生与死的纠缠。本书是我国出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精通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着作的这一书中,其主要是从佛学方面来论述人的生与死。佛学提倡无常。石阶上的事是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久都在贪求永恒,都想永久保持存在。问题是,那是永久都不行能的,但人们都选择去信任一些不存在的事。所以,佛说,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会合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那是必定的道理,也是大原则。“积聚皆消散”,一个人穷苦出身,舍命赚钱发财,不管赚了多少财宝,终究会散掉;“崇高必堕落”是指地位高了,肯定会下来,上台肯定会下台;“和会终须别”,大家在一起,总有一天会散的;“有命咸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归死”,有这个生命,最终还是死亡。但让我觉得惊奇的是,南怀瑾先生是先谈“死”再谈“生的,这本身就从挨次上颠覆了我们对“生死”的观点。不是先有“生”才有“死”吗?为什么南怀瑾先生要先谈“死”再言“生”?直至阅读完整本书,我才明白南怀瑾先生如此支配的良苦专心。生命的开头是源于我们始终恐惊的“死亡”的。从“生”的那一刻开头,我们的生命就始终在走向终结。(.9xwang.Com)并且,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死亡也就意味着终结。我觉得,南怀瑾大师的意思是,“死”并不肯定意味着终结,“生”是源于“死”的。人生起点与终点,是人生旅途的两个端点,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有的人从小诞生在名门望族,有的人却从小就受尽贫苦。尽管如此,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人生的意义更在于自身奋斗的过程,一种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经受,就算结果很苦涩,很无奈,只要能在弥留之际能够问心无愧,觉得生活充实,也是丰富的人生阅历,胜利的典范。我们有太多的“得不到”,所以“生”是苦的。若要为“生”不苦,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得到的终将失去,只有学会“放下”,放下那些会蒙蔽我们才智的“浮云”,以慈善的心怀面对世界,才能让自己的心从浮躁走向安静,在安静中体悟生命的脉动。假如我们终能连“生死”也可以放下,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呢?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