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关于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范文【5篇】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 1烈士冉绪碧和陈曾吉的家人是幸运的,他们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遗物,可以睹物思人,寄予哀思。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3 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假如叔叔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 3 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 3 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 12 斤玉米换了一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 60 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3 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 年 4 月 22 日,志愿军第 20 军 60 师 180 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1930 年 5 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 年,时年 17 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 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 7 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 20 岁。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 1955 年。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影像。在父辈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的两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 22025 年是抗美援朝胜利 70 周年,1951 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 1950 年 10 月 25 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志愿军首批作战部队 1950 年 10 月 19 日入朝。志愿军赴朝后的首战,是志愿军第 40 军第 118 师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