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土地的誓言》教案2

2025年《土地的誓言》教案2_第1页
1/7
2025年《土地的誓言》教案2_第2页
2/7
2025年《土地的誓言》教案2_第3页
3/7
《土地的誓言》教案 2 基本信息名称《土地的誓言》第 1 课时科目语文课时1 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9 课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眷恋乡土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关东原野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关东原野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恋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2.学习文中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独白式的创作手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调动学生的情感。2.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本文出现的关键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析文中关键意象的含义和关键语句的作用。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再通过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母亲、故乡·母亲等视频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文章内容。2.质疑探究法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沟通回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激趣老师导入语:1931 年 9 月 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强行进攻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关东原野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观看视频,感受东北沦陷后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以形象的画面、视频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知识链接(读读记记)1.关于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 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2.写作背景。194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旧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土地的誓言》教案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