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木兰诗》教案3

2025年《木兰诗》教案3_第1页
1/5
2025年《木兰诗》教案3_第2页
2/5
2025年《木兰诗》教案3_第3页
3/5
《木兰诗》教案 3 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之奇。2.结合诗中的字、词、句,通过多样朗读,走进木兰,感知分析木兰形象。3.通过特色朗读、创设情境等方式,感受民歌魅力和木兰多样的风采。教学重难点重点:咀嚼语言,品析木兰之奇。难点:感知民歌魅力和木兰多样的风采。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有许多女英雄,也把那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这段戏文说的是谁?花木兰。说实话,老师最初知道木兰这个人,就是从这段戏文开始的,但是当时我并不很喜爱她,因为我感觉这里的木兰一点都不像个女的,充其量也就是个女汉子。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这个人物最原始的出处,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让我着迷的木兰,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木兰诗》。二、读——感受民歌味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遍。(提醒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要“入情入境,我即木兰”)提示易读错的字:愿为(wèi)市鞍马 军帖(tiě) 策勋十二转(zhuàn) 旧时裳(chánɡ)2.齐读课文一遍。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木兰诗》的民歌味。(这首诗歌中的诗句大多是五言,五言的节奏一般是 2/3 式停顿,长句子要特别注意;民歌句子押韵,句式相同,可以配乐演唱,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唱。)3.观看【影视课文】,进一步感受民歌魅力。老师小结:清朝著名诗人沈德潜曾评价《木兰诗》:“事奇、诗奇”,老师很赞同,但觉得还有一点沈老前辈没提到,那就是“人奇”。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读奇诗,分享一下诗中的奇人奇事。三、读奇诗,知奇事。1.《木兰诗》说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明确这首诗说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事。2.都说是奇人奇事,那这件事奇在哪里?明确故事奇就奇在:女扮男装;平安归来;战功显赫;辞官还乡。四、读奇诗,品奇人。此事甚奇,此人奇甚。木兰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独特的美。下面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请结合诗中的字、词、句分析木兰形象,并用朗读表现出来。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老师示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指导朗读。(一)分析第 1 节1.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明确勤劳的木兰。2.主要是从哪个字上,你看到了木兰的勤劳?明确“唧唧复唧唧”中的“复”。(二)分析第 2 节1.木兰为何事发愁叹息?每个同学都假设自己是木兰,我找个同学采访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木兰诗》教案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