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范文二同志们: 刚才 xx 书记受党委委托,总结了 2025 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 2025 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相应的部署。昨天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今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玉琦书记的讲话,会后大家要仔细学习。 今日我主要讲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谈一谈我自己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教育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一些感受。二是对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教育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自从十九大开召开以来,新一届中央纪委组成以来,大家一直在议论关于反腐败的问题,有一种看法认为反腐败“是不是到了拐点,可以松一口气”。许多人注意到,2025 年到 2025 年是反腐败的高潮期,特点就是抓“大老虎”,一个又一个,“老虎”越来越大,到 2025 年就开始有所下降。而且对反腐败的提法也不一样,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的提法是“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提法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进展”,2025 年 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许多人就提出来“既然已经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完成一个历史阶段,形成一个拐点,可以松一口气呢?”可能有的人认为新一届中央纪委不会像上一届中央纪委那样在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反腐败高潮,反腐败就会适当的收一收,确实有这种论调。但是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反腐败还将持续进行。 (一)“斩草但未除根” 腐败在中国,根源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学理上的问题,也是个实践性的问题。有的人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找,有的人从人性上找,有的人从制度上找,这里面我们要避开一个认识误区、一种幼稚论,即“共产党一党专政是绝对权力导致的”,这是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的一种流行观点,好像一搞民主制、搞三权分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看,社会实践证明,我们不会那么做。通过这些年中国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的实践看,在中国,腐败的根源来自于三个方面,而且三个方面具有顽固性、特别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一个根源,传统文化的土壤。这是其顽固性。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以家族为中心,以伦理关系组成的社会。我们中国的社会,甚至从半坡氏族开始,都是以家族为中心,以中心房为原点而展开,农业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伦理关系社会。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