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商务信用建设工作要点范文2025 年,商务信用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围绕“一个奋斗目标、六项主要任务、八大行动计划”和“一促两稳三重点”,仔细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25〕32 号)和《商务部关于深化推动商务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商秩函〔2025〕762 号),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流通治理新秩序,促进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 (一)加快内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各地推动家政企业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完善信用信息。出台《商务部等12 部门关于推动商品交易市场进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商品交易市场加快市场信用服务建设。 (二)推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讨论建立事前承诺、事中记录、事后评价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工作体系。组织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诚信承诺和评估等。扩大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档案覆盖范围,完善信用信息。鼓舞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健全经营者诚信档案。 (三)引导消费领域开展行业自律。支持商务领域各商会协会加强行业信用建设,探究出台行业性“红黑名单”认定标准,力争于年内推出一批“黑名单”企业,开展行业性约束或惩戒。推动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商户管理模式,促进信用状况与市场机会、企业收益正相关。 二、开展营商环境诚信建设 (四)加强货物贸易领域信用建设。在进出口资质和配额管理等工作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审查。在跨境电商综试区、贸易转型升级基地评选等工作中,积极探究信用监管举措。 (五)推动服务贸易领域信用监管。充分利用国务院服务贸易进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做好服务贸易综合监管体系和信用建设讨论,加强顶层设计。探究建立展览业信用体系,强化信用监管,加强统计监测。 (六)构建外资企业信用监管和服务体系。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诚信档案和信息公示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等的风险防控。结合《外商投资法》出台,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等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支持各自贸试验区深化探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七)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信用建设。完善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功能,扩大重点项目信息覆盖面。与有关部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