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1 不一样的溶解 教案1.不一样的溶解【教学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一课通过对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化的观察,激发学生对溶解的探究兴趣,在延续前两单元对“提出问题”能力目标训练应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系列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从中筛选,聚焦本单元对溶解度、溶解快慢等系列问题的探究。在这一课中主要是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有所不同,但最终都会均匀地分布到水中。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历过由“提出问题”到“猜想假设”,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对“猜想假设”能力目标进行高阶训练,一年级只要求学生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在这一单元中,则要求学生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教学目标】(1) 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有所不同。(2) 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描述物质在水中的现象;能通过比较、整理讨论结果,从而概括出溶解的特征。(3) 激发对溶解相关问题的探究兴趣,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装有水的烧杯 6 个、高锰酸钾、白糖、小苏打、洗衣粉和食用色素 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室)【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日老师请大家一起来观赏“水中烟花”。制作“水中烟花”就是这个高锰酸钾(出示高锰酸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物质。出示高锰酸钾资料,学生阅读。师:在使用高锰酸钾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生:要用药匙取放,高锰酸钾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触。因为它具有腐蚀性。师:因为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会形成紫色,假如放得太多,颜色太浓就不方便观察了,所以我们制作“水中烟花”时只取少量几小粒就可以了。接下来请各小组取出材料,先认真观察高锰酸钾颗粒,再取几粒放入水中,认真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生分组实验师:时间到,整理实验材料。请同学们来说说你观察到哪些现象?生 1:我发现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颗粒,有光泽。生 2: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马上下沉,而且一边下沉一会形成紫色的线条,非常美丽,真的像烟花似的。生 3:高锰酸钾在水中形成紫色的线条就是被水溶解了,有的没溶解完的沉到杯底会继续扩散紫色,一直到整一杯水都成了紫色的了,这时就看不到高锰酸钾的颗粒了。说明高锰酸钾已经完全溶解在水里了。师:大家观察得很认真,描述得也很具体。二、提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