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篇观看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七年前的 11 月 29 日,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世界庄严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七年来,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阔步迈进。 回望来时路,新中国从井冈山崎岖曲折的羊肠小道走来,从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走来,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中走来,最终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这条路,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如磐初心和使命。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奔走于苦寒之地、群山之间,扎根在村里、生活在农家,向贫困发起最后的冲锋。在抢险救灾路上,为了能快点赶到受灾群众身边,广西百色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深夜冒雨赶路,却因突如其来的山洪,将生命定格在芳华绽放的 30 岁;面对险情,李夏在山高坡陡的塌方地段,没有退缩,坚持护送一对母子到达安全地带,自己却在返回途中遭遇山体塌方;还有文伟红、龙俊、张小娟……在那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以“无我”之境界书写了“大我”之人生。在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中,里面的每一份书信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更包含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条路,浸染着无数英烈与亿万人民的鲜血和汗水。时间线的那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站立起来,但仍然面临着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和险象环生的国际环境。时间线的这一端,中国早已摆脱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贫穷落后局面,成为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信任,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制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1935 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曾经无限向往的图景正在不断变成现实,今日,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前辈:这盛世,如您所愿。 这条路,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百折不挠追寻复兴的梦想。中国作为一个有 96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14 亿人口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路,浸透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拼搏和奉献;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追求和夙愿,承载着中国人民不懈的追寻和期盼,站在“两个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