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在医学实验室风险管理的作用摘要:探讨了 PDCA 循环在医学实验室风险管理中的意义。在实验室风险管理中引入 PDCA 循环方法,使住院急诊检验周转时间(TAT)达到风险控制目标。实验室风险管理的每次 PDCA 循环关闭,进入下一周期 PDCA 循环,均表示实验室风险管理有效,管理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实验室应用 PDCA 循环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提高实验室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实验室风险管理;PDCA 循环;住院急诊检验;检验周转时间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适时实行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对于实验室质量控制来说,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风险存在于检验的全过程[1]。实验室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实行一定的措施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使实验室质量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1]。本讨论旨在通过运用 PDCA 循环管理住院急诊检验周转时间(turn-aroundtime,TAT),探讨该方法在医学实验室风险管理中的意义。 一、PDCA 循环 PDCA 由英语单词 plan(计划)、do(实施)、check(评估)和 action(处理)的第 1 个字母组成[2]。P: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或方法;D: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评估哪些有效,哪些需要改进,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处理评估结果,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提出新的目标;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到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去解决。 二、PDCA 循环在实验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PDCA 循环在实验室风险管理中可分为 8 个基本步骤[3]。见图 1。 (一)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 1.识别风险,确认风险 实验室根据详细的检测流程(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分析现状并列出流程图。流程图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及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如住院急诊检验流程为:医生开出急诊医嘱→护士执行医嘱→护工运送样本→实验室接收样本→样本检测→报告发布。完整的工作流程从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起到实验室发出报告止,整个过程复杂,涉及的范围广,参加的人员多。根据流程图,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