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民生工作”专题沟通发言材料: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全局进展的高度,把精准脱贫作为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的重大战略来抓 。2025 年 12 月,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进村入户看贫情,提出了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等重要思想。202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25 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重要思想。2025 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陕西、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又提出了“六个精准”。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五个一批”,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2025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考察重庆和江西、宁夏、河北、山西等地,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化的阐释。2025 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坚持大格局扶贫。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准脱贫被列入“三大攻坚战”的年度目标。湖北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也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来抓,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等系列文件,实行了“三万活动”、“三乡工程”等多项举措水利厅先后派出扶贫工作队到竹山和竹溪,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精准扶贫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做到精准扶贫,切实改善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之“源”。精准扶贫,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摸清贫困底子、查明贫穷根子。要将贫困人口的减少、收入的增加、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作为主要指标。把扶贫对象核实核准,瞄准扶贫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贫困户而不是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将贫困工作的重心下沉到村、到户,并根据致贫原因逐一分好类、编好号,真正做到对象准、情况清、原因实、类别明。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建立精准的贫困情况数据库,实现相互连接的扶贫网络,打通扶贫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为精准脱贫提供基础依据。二是精准实施扶贫之“策”。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因户施法,该帮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