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调研报告一、 问题的提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身为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调查讨论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这有助于我们将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地与现实接轨,也有助于日后我们更好地从事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为准确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深化教学改革,找出并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探究教学的新方式,遂进行进行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二、 调查目标及意义 1、了解泉州市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找出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因素,有助于老师从根本去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3、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并提高中小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4、为改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5、通过调研,明确课题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泉州市区各中小学的部分老师及学生。 四、调查方法及主要内容 1、 实地考察法 利用见习机会到市区部分中小学去进行听课沟通,实地调查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将自己的听课心得整理出来。在听课过程中和中小学的语文任课老师探讨教学现状。 2、 问卷调查法 向中小学师生分发问卷进行填写,学生问卷包括对学习方式、学习理念、学习情感趋向、能力现状等方面的调查,老师问卷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查。本次问卷共计收回 30 份。 3、 文献讨论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讨论分析课题,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提升中小学生语文教学能力的策略 五、实践过程记录 1、前期讨论阶段(2025 年 7 月 15至 7 月 20 日) 首先确定了本次课题的题目和课题讨论的方向和目标,接着选择调研的方式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和查阅了相关资料,着手准备调研中所需的问卷材料并开始了课题讨论方案的撰写。 2、 中期讨论阶段(2025 年 7 月 21 日至 7 月 31 日) 开展实践调查讨论,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的方式,得到课题讨论所需的相关材料,系统地记录和整理了这些材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中期讨论阶段主要开展了以下调研活动: (1) 实地考察活动 考察过程中选取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老师作为调查讨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