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报告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一股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每一所中小学。我校也积极组织了一系列的新课标培训学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仔细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深有体会。 一、我对新课标的理解 《英语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五个部分组成。在“前言”部分,它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条基本理念。它们是:①面对全体学生,注重素养教育;②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③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④采纳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加;⑤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进展;⑥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它们既是我们制定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也是指导我们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准则。具体来说英语教学中,要渗透新理念,使用新策略,使英语课堂呈现新的活力,使英语教育呈现新的生机。 1、以学生的进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养教育的思想。《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对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养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进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育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行,从而为终身学习和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级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整体设计英语课程,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设计为九个级别级别的设定既与年级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各个年级。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教育的条件和进展的不平衡,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分级的设定,对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提供了指导,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3、提倡体验、实践、参加、沟通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