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_第1页
1/11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_第2页
2/11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_第3页
3/11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1“for 循环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程序的基本结构》的第二课时内容。该内容是建立在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学习及初步掌握调试程序之后,为学习数组作铺垫。前置性评价表明,多数学生因生活离程序设计过于遥远,而对程序设计兴趣不大。针对这一现实我们以老师引领、强化反馈、逐步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在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来掌握知识、进展能力领悟技术中的思想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 For-Next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理解 Fox-Next 语句的执行过程;学会使用 For-Next 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践→探究→分析→归纳,理解循环过程,培育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培育其运用循环结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掌握 For-Next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理解 Fox-Next 语句的执行过程;学会使用 For-Next 句解决生活中能力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理解 For-Next 循环的执行过程;提高学生运用 For-Next 语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层层引导 (1)老师以“希望工程”捐款(每天递增 1 分,100 天后捐多少?)为题,并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赋值语句应用的分析,引出 for 循环框架。 fori=tostep 循环体 next 在进行一定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 For 语句的格式,指导学生画出流程图,进入本课重点。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编程:求 s=1+2+3+……100。 (2)师生互动: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错误点,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展示有代表性的错误,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掌握 For-Next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这一重点。 问题解决,自主探究 理解 For-Next 语句的执行过程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加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检测,反馈补救。 (1)出示探究。通过添加监视循环变量 i 和变量 s,逐语句调试程序,理解 For-Next 语句的执行过程,各合作小组或以表格的形式,或以语言的形式,或以流程图的形式理解循环过程。 (2)过程检测。首先出示: forj=15to3step-2 printj nextj 其次,出示系列问题:printj 共执行了多少次,你能归纳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