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读后感 一、内容概述 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其本身有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之分,其中叙事伦理也有现代伦理之称,主要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则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一个路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本书便围绕着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展开。 二、心得评价 刘小枫教授,作为一位伦理学讨论的大家,在本书《沉重的肉身》中,运用现代性伦理的叙事手法,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开始,开始打破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指引人们将视角转入对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故事中,作为其代表的丹东因其所处的人民伦理大环境,个体力量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最终走向毁灭。但其所表现的力量犹如刺入腹部的一把钝刀,固然仅能留下一个浅浅的伤痕却会对主体带去不可磨灭的恐惧。 丽莲的《牛虻》,这是一部革命故事,本身所述的也是人民伦理。刘小枫教授从主角“牛虻”开始,一点点地在文中的细枝末节中还原“牛虻”这一形象及与他有关的女主琼、琼的暗恋者亚瑟,还有“牛虻”父亲的形象,在寻找的过程中,从这一个个活过的生命痕迹中解读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并指出个体与人民伦理的关系,即在人民伦理的约束中,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允许想与自己的身体切身相关的伦理问题。个人是被放置于群体之中的,人民所看到的不是个体生命的受难、痛苦和喜悦,而是个体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所做的贡献,所造成的威胁,所带来的足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次,刘小枫教授还提到了媚俗作态(指传统道德中对一切崇高、美好的生命感觉的赞美,区分邪恶与美好,为美好而感动等等。颠覆这些赞美、区分和感动,对其重新命名,不再称为美德,而称为媚俗)。昆德拉曾说“媚俗就是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拒斥来自它这个范围的一切”。毫无疑问,这是当代伦理的产物,也代表着当下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部分看法,开始将视角转向个人,关注人自身的感受,从自身出发去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刘小枫先生利用古老神话中人们视灵魂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