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课堂打零分》读后感 暑假里,我认真研读了李炳亭老先生的《给传统课堂打零分》,说句实话,我是带有抵对情绪拜读李老师的作品。 所谓抵对他,原因在于这个题目就让我觉得他是个很偏激的人,说实话传统课堂肯定有他的精华,否则怎么能施展这么多年呢?可是当我耐着性子读完这本书时我还是被他的观念征服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感处颇深,现就我的肤浅感受做如下总结。 李老师提倡的从课堂出发,建立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低效而言,他比通常所说的有效课堂在目标达成上可能更明确。我尊敬李老师,从他的教育理念里我也琢磨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我能以此理念作为指导,让我的课堂回到“本源”。响应新课改,提倡新课改,实行新课改。坦白说来课改的最大难题是主体主导如何有明确的分界线,主导力度过大就变成了霸权,学生就成了无条件服从的机器。 高效课堂应具有三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缺一性都不可称为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的思想体系,其实就是十六个字: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进展学生。这十六字,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代表着一切的方法、技巧和出路。假如非要把十六个字拆分的话,我认为我们首先应做的则是“信任学生”,这是立足点,也是教育教学的原则和精髓。其实,认真想想,传统课堂的最大问题不恰恰集中暴露在“不信任”行吗?不信任是什么,是怀疑,是担心,是猜忌,是包办、是替代、是干预是批判、是重复和死记硬背。信任了,才会“还给”和“交付”,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有生亦师、师亦生师生相长,才会让每一位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学习经历,才会有学习能力的生长,才会摆脱“苦学、苦撑、苦熬”和繁重的作业,才会让课堂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才配有资格称为“育人”,才会让学生有真正的进展,才会让每一个生命拥有未来…… 高效课堂则一直主张,学生的解放首先源自于老师的解放,没有老师的解放岂会有学生的解放?致力于老师的解放,是源于我们早就认识到“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课堂”,而有什么样的课堂决定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才会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斩断那些套在老师和学生身上的一道道绳索吧,让他们能够自由舒展、微笑,“像人一样活着”。 作为老师,千万别忘记学生的存在,讨论他们、开发他们,并且要“利用”好他们,让他们在“自己”处理好自己“分内”事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自己的伙伴等待着“救助”,你得让学生乐于去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