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 96 页中的例 13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育学生探究、合作、沟通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育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算一算。(口算下面各题。) 300+900=1000+5000=800+200=8000—5000= 700—400=160—90=1500—800=1000—300=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并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估一估。 1.红星小学有学生 1203 人,约有()人。 2.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 358 元,约有()元。 3.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 5015 元,约有()元。 4.一台冰箱的价格是 2495 元,约有()元。 指生进行估量,并让学生说说估量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用加减法、求近似数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沟通,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 96 页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沟通想法。 2.学生汇报、沟通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笔算。 ①想法:把 358 和 218 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 500。 ②质疑:358+218 会计算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2)估算。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钱超过了 300 元,电吹风的钱超过了 200 元,300+200=500(元),所以带 500 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 元买了 300 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 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 元买了 200 多元的电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