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2014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十二、琵琶行(并序)》教学案 华东师大版引导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文学文化常识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赞誉。与元稹合称“元白”。 序言、诗句理解反复诵读诗歌落实字词(见课件)结构与思路1、写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2、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3、写琵琶女自述身世。4、写诗人的身世之叹,抒发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之情。5、写琵琶女重弹琵琶和诗人的悲泣。第二课时课堂鉴赏练习:1、就画线句,联系全诗,从一个角度入手写一段鉴赏文字。(80 字左右)。(4 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例: 画线句情景交融。通过描写江边送别之夜,萧瑟秋风中的枫叶、荻花这样的悲凉之景,表现作者不愿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与愁思,并为下文抒写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悲叹做了铺垫,堪称妙笔。 答题层次:点明手法或特色、举例分析(景、情)、总结评价2、请就第二段在音乐描写上的特色写一段鉴赏文字。(5分)佳作 1: 此段音乐描写巧用比喻,前后将琵琶声比喻为雨声、大珠小珠落玉盘声、流水声等,将无形的乐声有形化,使人们仿佛真实地感受到琵琶女精湛的技艺和琴声中所蕴含着的愤怒与哀叹,从而与诗人感同身受。这段堪称一绝。(陆妍)佳作 2: 本段多用比喻的手法描绘音乐。“间关莺语花底滑”,正是将琵琶声比作花下黄莺的啼叫,显示出其婉转优美。另外,作者通过“急雨”、“私语”等喻体全面完美地展现出琵琶声的丰富动听,从而表现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与其丰富的感情。(刘恺琳)1佳作 3: 本段通过“如急雨”,表现了琵琶声的粗重,“如私语”的婉转,“幽咽声”的悲凉,以及“铁骑突出”的激昂,连续的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琵琶声的丰富的表现力,突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石奇迹)佳作 4: 第二段大量运用比喻,如“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冰泉冷涩”、“裂帛”等,以婉 转、低沉、冷涩的音乐表现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表达她的寂寞和感伤,表现作者与她产生心境共鸣和对琵琶女高超技艺的赞叹,堪称妙笔。(陈丹)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