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至 20 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原因是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2、 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 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D.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4、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5.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发展高潮大概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民国初期 C.国民政府前十年D.抗战时期6、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 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7、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8、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 1867 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至 8 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好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丰厚的报酬9、观察《1913 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厂家数开工纱锭数布机数外商企业16 家338960 锭1986 台华商企业25 家484192 锭2016 台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10、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