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第三讲《运动图象及在运动问题中的应用》学案一、知识梳理1.运动图象是通过建立________系来表达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能从图象中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还能了解图象__________的意义和________的意义及图线覆盖面积的意义(仅限于 v—t 图象)2.位移图象:反映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速度图象:反映直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线与之对应的时间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轴上方的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它们的代数和表示质点总位移;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例题讲解:例 1.如图 1-3-12 所示 x-t 图象和 v-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 1、2、3、4 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 图象中 t1 时刻 v1>v2C.v-t 图象中 0 至 t3 时间内 4 的平均速度大于 3 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2、t4 时刻分别表示 2、4 开始反向运动答案:BC例 2.在 t=0 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 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 1-3-20 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 1 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 2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 10 kmC.在前 4 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 4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解析:速度图象在 t 轴下的均为反方向运动,故 2 h 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A 错;2 h 末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车运动位移为 30 km,甲车位移为 30 km,相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 70 km-30 km-30 km=10 km,B 对;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加速度大,故乙车加速度在4 h 内一直比甲车加速度大,C 对;4 h 末,甲车运动位移 120 km,乙车运动位移 30 km,两车原来相距 70 km,故此时两车还相距 20 km,D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