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科 目数学年级九年级教学时间1 课时(45 分钟)学习者分析知识技能基础:通过上节课《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已经体会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这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本班学生整体看,纪律较好,但学习气氛不浓,喜爱自己动手,探究沟通,并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探究活动,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愿参加分组讨论学习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经过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从探究两圆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感受数学中的美感。2. 学生在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中,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圆和圆位置关系的过程,培育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2. 学生经历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培育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三、知识与技能1.探究并了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3.能够利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并了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难点: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每人两张透明的纸,作图工具。《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 1一、观察图片,引入课题。观看下列图片(教科书图 24.2-15),描述出图片中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时板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观察、思考。老师找学生回答问题。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图片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学生能否把图片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几种情况都看出来。教学活动 2二、动手实验,探究圆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1) 老师指导学生分别在两张透明的纸上画两个半径不同的⊙O1 和⊙O2,把两张纸叠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而移动另一张。让学生观察、发现并画出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的图形老师提问(1):你能画出⊙O1 和⊙O2 的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吗?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有多少公共点?(2)你能否根据两圆公共点的个数类比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定义,给出两圆位置关系的定义?(3)请你指出活动 1 中展示的图片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提问学生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