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比复习》评课稿 高老师的这节课以早练习的错题讲解开始,指出了两个问题:1、黄金分割。从概念出发,复习长、短、全三者的比例式。2、向量。强调在图中标出向量的方向,并复习了向量减法的口诀:同起点,指向被减。共用时 6 分钟,老师小结:“找自己的错误原因。是哪个地方错了,下次要注意。” 然后高老师下发习题卷,开始复习锐角三角比的相关内容。高老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了复习卷上列出的学习目标然后边做边议。第一部分复习锐角三角比的意义。先回顾了四个三角比的定义,以及三个关系式。用时 8 分钟。然后结合习题复习,用时 16 分钟。第二部分复习特别角锐角三角比。老师强调:要直接背出数据,看到就能写出,不要通过画图来推。然后是两道计算。用时 7 分钟。第三部分是解直角三角形。回顾了边、角的关系式。配备了一个简单的习题。 高老师的课有这样几点值得我去学习:1、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分析了要达到每条学习目标必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在高老师组织编写的《导学手册》中列出了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任务来驱动、激发学习动机的理念。通过目标也清楚看到这节课的所有环节与过程的指向性,脉络分明,对构建知识体系很有帮助2、高老师很关注在解决主要问题中遇到的细节问题。比如计算中的公式变形、分母有理化时乘以什么因式不易错。这是经验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关注。我们的学生即使知道了解题方法,但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老师就应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扶一把。3、高老师的教态自然而强势。她的语速不快,抑扬顿挫。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关注。在课堂上常常提醒个别学生。4、理想的学生座位。围成圆弧的座位十分有利于小班化教学老师与每一位学生近距离接触,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听课效率也能提高。师生、生生的沟通通畅为学生参加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通过这节课,我又联想到:1、如何上好习题分析课。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复习的侧重点。受一节课的时间限制我们的复习内容过多,就成了蜻蜓点水,过不留痕。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课时目标也是习题课所必需的。习题的选择要有主线条,为教学目标而服务。各习题之间的联系清楚。重点突出,不宜分散。习题课必定包括主要知识点的梳理和习题的配合。我觉得可以把知识点的梳理融入习题通过简单的习题来复习概念、意义。这也是任务驱动的体现。单纯的知识点排列效果往往欠佳,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