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感悟六篇乡村振兴感悟六篇 【篇一】 无农不稳。从“乡愁”到“振兴”,这是中国乡村的进阶之路。乡村里有蓝图、有愿景,乡村里更有蓝海、有战略。抛开消费升降级之争,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的壁垒之下,让中国农村从“一潭活水”进化为“一池春水”事关全局,裨益长远。于此而言,公权职能作为责无旁贷企业社会责任亦不可或缺。 农村的城镇化也好,农民的市民化也罢,说到底,离不开市场、离不开这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寿光水灾的涟漪效应、非洲猪瘟的现实之殇,都指向弱质农业的传统短板。9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5-2025 年)》。82 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皆是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提出了推动城乡融合进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举措。要实现这些目标,财政兜底的公共服务是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的加持,更是雪中送炭的动能。 阿里公布的这份报告,是成绩,亦是启示:过去一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近千亿元,其中,农村地区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 30%,增速高于城市地区。目前,农村淘宝项目已经覆盖全国 30 个省域、900 余县,有 6 万名乡村服务人员。同时,上线了 500 多个兴农扶贫产品,建设了 33 个淘乡甜种植示范基地。2025 年 12 月 1 日,阿里脱贫基金正式启动,未来 5 年投入 100 亿元参加脱贫攻坚,拟从电商脱贫、教育脱贫、健康脱贫、生态脱贫、女性脱贫等五个方面重点推动。 今时今日,就像精准扶贫一样,乡村振兴不是“老三篇”,而应该成为资本与资源、责任与情怀的“总动员”就在不久前,民营企业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倡议活动在全国工商联机关举办。34 位知名民营企业家向全国宽阔民营企业家发起倡议,积极参加乡村振兴战略。事实上,参加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对于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来说,起码有两重正向意义:第一,眼界向下、发现机遇。比如阿里成就了淘宝村,而“村淘”同样成就了阿里的业绩。广袤农村,有着待开发的资源、待掘进的市场。简言之,企业参加乡村振兴,绝不只是掏钱做慈善。第二力行反哺、同向而行。城市的进展,经济的转型,离不开三农直接或间接的支撑。在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关注农村关怀农业、关爱农民,这是千百年来的“商德”,亦是企业传承的价值之魂。 乡关处处,号角声声。当乡村振兴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确认过眼神”,彼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