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师心得体会 乡村老师心得体会 1 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被喻为“蜡炬”、“春蚕”,这就意味着做老师的要为了社会为了学生为了事业牺牲自己。可是当我读到钱老的“对得起自己:老师工作的第一意义”这个小标题时,我心惊喜。怎么和“自私”的我想的一样呢,我的工作原则就是实现“师生双赢”。于是,我兴趣盎然的读下去。 钱老先引用马克思的劳动观来说明老师工作中存在着两种人,一种人是“异化的劳动”者,另一种人是“自由的劳动”者。他说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劳动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所从事的劳动,是“外在”于你的,还是你“自己”的?是“否定”你自己,还是“肯定”你自己?你感到“不幸”,还是感到“幸福”?你是“被迫”的,还是“志愿”的?你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是“不能自由发挥”的,还是“自由自在”的?等等。他还讲马克思说,前者是“异化的劳动”--是一种强制,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劳动时如坐针毡,爽然若失,不劳动时如释重负;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劳动”--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不是为了满足自上而下的他人的要求,而是自我生命自由进展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才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和愉悦。 我很庆幸,因为我不是马克思先生说的“异化劳动”者,我是“自由劳动”者。我喜爱这份工作,我热爱教育教学。我自己真的很眷恋讲台,我也非常的喜爱课堂,特别喜爱当班主任种自己那“三分田”。班主任虽然是“官无限小,责任无限大”,但是我喜爱,我喜爱在属于我的那“三分田”里,播种理想,播种美好,收获欢乐,收获幸福。当别的班主任嫌班主任费少而不同意干或者是迫于学校领导的安排和要求而做班主任时,我则摆出一副即使没有班主任辛苦费我也喜爱干的心态。所以,班主任工作再累再忙再琐碎,我则乐此不疲。自然这份劳动真正成为我的一种享受和愉悦。 钱老说,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职责,就是培育学生的青春精神;其实,老师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滋润了自己的生命而永葆青春:这是中小学老师的生存方式所特有的幸福。假如你的自我生命能在老师工作中不断得到制造,更新,那你的人生就获得了一种真意义、真价值,这时候当老师就会成为你生命进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生命的欢乐源泉。事情就会变得十分单纯:“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因为我欢乐,我需要,我找到了意义,做老师对得起我自己。”这就对自我生命的承担--这应该是老师工作的第一意义。 这些话引起我高度的共鸣。我深有体会的,我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