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成语故事简短大全 1.五字成语故事简短 庐山真面目 【成语故事】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典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解释】比方事物的真相或人的原来面目。 【用法】作主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近义词】真相大白、庐山真面 【相反词】改头换面2.五字成语故事简短 急则抱佛脚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典故】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宋·刘攽《中山诗话》 【释义】急:紧急,危险。比方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事先不作准备 【近义词】急来抱佛脚3.五字成语故事简短 蚍蜉撼大树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得到张籍的赞同。 【出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 【释义】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方不自量力。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近义词】蚍蜉撼树4.五字成语故事简短 天子无戏言 【成语故事】周成王与弟弟叔虞闲聊,一时兴奋拿起树叶开玩笑要分封给他。叔虞信以为真就去告诉叔叔周公周公对成王说天子无戏言,说话不慎重,失信于人,将会失去人心。成王只得择日封叔虞于唐,方圆 100 里地。从此成王更加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慎言慎行。 【典故】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重言》 【释义】指帝王说话算数。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言出必行 【近义词】言出必行5.五字成语故事简短 照葫芦画瓢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