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漂亮,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漂亮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漂亮。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的含义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 (三)根据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段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方什么?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天堂常用来比方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欢乐的地方。)今日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漂亮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以下字的字音:“颤”,“应接不暇”中“应”。“一簇”中“簇”),“隙”。理解词语。灿烂:光彩鲜亮耀眼。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逼近:靠近、接近。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顺序。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老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