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 元=10 角,1 角=10 分。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 元=10 角,1 角=10 分。 教学具准备:每组 2 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老师: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沟通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老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日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由教材主题图引入,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熟悉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老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人民币,老师及时补充。假如有不认识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老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老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老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同意吗? 老师(出示一张 5 角纸币):请你用 1 角纸币来换老师的 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老师(出示一张 1 元纸币):假如你用 1 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 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 1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