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估量审计问题及解决策略会计估量审计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会计估量的特点及其对会计估量审计的影响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已于 2025 年 2 月 15 日由财政部发布,并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审计准则《第 1321 号——会计估量的审计》和《第 1211 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会计估量的审计提出了具体要求。《第 1501 号——审计报告》明确了会计估量的企业管理层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这些准则法律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会计估量审计工作。 但会计估量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较多,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净残值及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受益期限及减值准备、建造合同完工进度、未决诉讼损失和产品质量保证准备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估量等等,因而,会计估量的合理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会产生很大影响。目前会计估量已经成为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之一,对其进行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计估量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推断。会计估量审计是指在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估量行为及其结果的再次确认和验证。会计估量通常是被审计单位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的,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和发生错报风险较大的特点。会计估量是否合理依赖于公司管理当局会计职业推断。在实务中必定受到公司管理当局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制约。 主观上被审计管理当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除了希望会计估量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新准则体系下会计估量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胡可果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通过会计估量计量、披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维护企业形象。因此可以说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估量的选择和运用具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同时,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估量时要面临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这就使会计估量受到会计人员主观(包括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影响较大。会计估量的上述特征必定会给会计估量的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和风险。 二、会计估量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统一的会计估量合理性评价标准。由于会计估量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