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管面临的现状与战略会计监管面临的现状与战略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 首先,会计监管的目标是服务和服从于证券市场监管的总体目标。根据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观点,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为了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系统风险三大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应是会计监管所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会计监管的具体目标是落实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充分性和公平性。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所揭示的内容应当和事实相符合、一致。及时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当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充分性要求财务报告应当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公司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都必须毫无遗漏地予以披露。公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是面对所有市场参加者的公开和公平披露,而不是面对特定市场人士的选择性披露;各类市场投资者有平等地猎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作出理性的投资推断,公平地参加交易和竞争。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失灵 在我国,由于会计信息监管部门众多,也由于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影响,相关监管部门纷纷确立自己的会计监管权,争相出台非正式的规定,以优先确定本部门的监管权,限制其他部门的争权,而且部门的利益驱动使各部门在自身出台规定时不可能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我国的现实问题是,立法给予了政府会计法律规范的制定权,却没有明确政府会计法律规范制定低效或无效时应承担的责任,政府的权力与责任是不对等的,政府会计法律规范行为取向是单一的,搭便车的心理使公众不愿过问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而慑于政府的权威,特别是在缺乏民主意识的情况下,更使多数人对规则的制定产生无能为力的感叹,对舆论的不重视又使公众唯一可以利用的正面武器被搁浅。 由于国内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与证券市场法律规范化的进一步进展,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从无到有,监管法律规范日渐完善,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的监管主要侧重于上市过程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