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随机变量的教育价值一、新课引入的教学反思 新课引入主要从以下两个问题开始: 问题 1:请同学们看章头图中的有关沙漠化和缺水量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问题 2:我发现我们班级有很多的同学都是戴眼镜的,谁能告诉我我们班的近视率? 反思后的新课引入主要从以下四个问题开始: 问题 1:想了解我们班同学的近视率,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并说出其中的好方法? 问题 2:要判断一锅汤的味道,你准备怎么做? 问题 3:一个著名的案例(教材上的阅读与思考). 问题 4:请同学们看章头图中的有关沙漠化(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非常严重,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已超过 17.4 万 km2,并以每年 3400 km2 的速度扩张)和缺水量的数据(我国是世界上的第三个贫水国,人均淡水占有量排列世界第 109 位),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问题 1),复习、整理、巩固已学的抽样方法.为了判断一锅汤的味道,如果汤被充分搅拌了,那么只需品尝一勺就可以了.说明高质量的样本数据来自“搅拌均匀”(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的总体(问题2).问题 3 说明抽样调查时样本的代表性不好,对总体的判断就会出现错误,进一步说明“搅拌均匀”的重要性.通过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给出问题 4,这样,学生对问题 4 的思考就会更深入,理解也会更深刻. 二、章引言的教学思考 问题 4 是章引言中给出的 两个实例.而“随机抽样”作为章起始课,教学中,怎样把它与章引言结合起来,尽管方法很多,但找准章起始课与章引言的结合点是关键.笔者认为,结合点是问题 1(很多的方法,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问题 2(很好的方法,来自“搅拌均匀”的总体)、问题 3(不好的方法,样本的代表性不好,对总体的判断就会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对问题 4 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出的四个问题,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随机抽样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决策; 使他们认识到随机抽样可以培养以随机观点理解世界;体会随机抽样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大量数据时,能通过随机抽样作出合理的决策.这就是随机抽样的教育价值. 三、“问题产生之后”的教学反思 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普查、总体、个体、抽样、样本、样本容量等. 其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