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精选两篇 余元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用生命守护一湖清水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 xx 省 xx 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沈新平,元君同志生前曾担任我们 xx 局的总工程师。 元君同志离开我们一个多月了,可我每次走过他原来的办公室,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他生前忙碌的身影总会在我的脑海中出现,我总是被他那种勤奋的精神所感动,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 xx 治理专家而扼腕叹息。 一湖洞庭水,多少天下事。生在 xx 边的余元君,见证了洪水泛滥给湖区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困苦,那种洪水一发,颗粒无收,民生维艰的记忆,刻在了余元君的骨子里。治理 xx,成了他与生俱来的情怀。他在自传中写道:“在澧水河畔,随着河水的涨落,我悄悄的做起一个关于水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元君同志高考第一志愿填报了天津大学水利系。大学毕业后,他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在厅设计院工作两年后,他来到了 xx 局。从此,他与 xx 结下了不解之缘,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 xx 的保护与治理之中。近年来,元君同志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为做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洞庭文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以往单一的工程治理,逐步转变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协调融合。2025 年 12 月 14日,元君同志给同事们上了最后一堂党课,他饱含深情地说:“老一辈‘洞庭人’,骑单车、划小船,用双脚丈量xx,用双手绘制工程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今日,守护好一江碧水、一湖清水的重担,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肩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洞庭人’,作为共产党员,要为 xx 谋长远,功成不必在我,但建功必须有我!”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共产党人的治水情怀、恢弘大志。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为治理 xx,元君同志把自己融入了 xx 之中,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 xx 区度过,3471 公里一线防洪大堤,226 个大小堤垸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讨论生学业,撰写了数十篇关于 xx 治理的论文,有的还获得了省级奖励。他编写的《xx 项目法人工程建设管理文件汇编》,成了我省 xx 治理的教科书。他参加和主持的各类审查达 500 多场次,各类报告、图册堆积起来足足可以塞满一间办公室。作为 xx 治理项目的组织者,重要堤段、重点险工,元君同志都要实地踏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