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感想 学校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文明建设的示范高地。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感想,欢迎大家阅读。创示范校建设心得体会感想篇 1 当前,我校的示范校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动,每一位老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示范校建设默默地努力着。示范校建设是挑战、是责任、是压力,但更是机遇、是平台、是锻炼。我作为一名老老师,有幸在老师职业生涯中参加示范校建设的全过程,伴随着示范校建设,我迷惑过,纠结过,付出过,但也收获着示范校建设方方面面,与示范校建设同进步。 在示范校建设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职业学校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它的熟悉,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学习、参观、沟通、专家指导和不断思考,我深深熟悉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千头万绪,但抓住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和进展的牛鼻子。传统的关在教室里关在学校里的人才培育模式是培育不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要实现学校内涵提升、质量提高,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进展的能力,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舍此,其它的改革都是修修补补,无足轻重。 为此,在示范校建设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开展对职业学校现代人才培育模式理论的讨论,下企业调研,到兄弟学校取经,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模式。对活动教室的讨论和实践就是其中之一。 黑板上肯定学不会怎样开汽车,同样,教室里肯定学不会怎样修汽车,怎样开机床。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模拟普通高中,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技能都放在教室里面学,最多再增加些挂图、模型等,把学校的绝大部分教育教学功能都放在教室里,教室、寝室、食堂三点成一线是职业学校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改变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固定教室,建立活动教室,把教室建在车间里,把教室建在工场里,把教室建在企业里,对教室进行组合和分离,开辟第二教室、第三教室等。 思路诚可贵,实践价更高。但真正要搬动教室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里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企业的选择、项目的确定、学生的治理、专业老师的跟踪、交通住宿的安排等。非凡是选择合适的企业最为要害。所谓合适的企业应该有以下特征:有一定的规模,场地和岗位能容纳至少半班的学...